梅见是怎么冒出来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蜂窝活性炭

梅见是怎么冒出来的

2024-02-06 蜂窝活性炭
  • 产品概述

  从新芽萌动到叶片转绿,为了让整个树冠上的花果通风透光,一年要二剪,夏剪在采完果15天内完成,冬剪在11月至12月中旬前进行,幼年树经2年或3年才能长成心形树冠。

  这不仅对种树人要求极高,对自然条件也要求苛刻:坡度25°以下、光照充足的丘陵地、山地,并且土壤质地为砂壤土,pH值5.5至6.5。

  这是今年酒业创新品牌梅见青梅酒背后的故事。据说,为了找到优质青梅,梅见的团队走遍了全国青梅产区,最终将梅见青梅种植基地选在了被誉为“中国青梅之乡”的潮汕地区。

  就此扎根,梅见拥有了优质稳定的上游,也开始了其有稳固根基的自信。但市面上并非只有梅见有产地,为何偏偏梅见成为了“天选之子”,且进一步拉动了当下这一波猝不及防的果酒复兴浪潮?

  事实上,到今天你已经很难界定究竟是梅见带动了这一波猝不及防的果酒浪潮,还是这个浪潮本来就要到来。但毫无疑问的是,梅见是这一波流行的加速者。

  东汉末年,鄢陵县姚家村有一位村民叫姚叟翁,自己种青梅并酿造青梅酒,他酿出的青梅酒,色泽如青茶碧绿。曹操挟汉献帝到许昌的时候,就下令除宫廷之外,姚家青梅酒还要供应到丞相府,曹操将之赞为人间神品,只待贵客。后来才有了曹操以青梅煮酒相邀刘备共论天下英雄的典故。

  时至今日,青梅酒作为一种传统酒种流行于民间,每年梅子成熟挂枝头时,不少人总要泡几罐青梅酒。梅见品牌总经理崔彦也曾是泡青梅酒的重度爱好者,待泡好的时候,她还会把酒送给亲友,“想让他们喝到自己酿的青梅酒,可以收获惊喜”。

  大概四五年前,崔彦萌生了做一款青梅酒品牌的想法。当她向老板江小白创始人陶石泉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陶石泉让她大胆去做,并让她自己搭班子,“公司的资源随便用”。

  通过多年来对这家企业的深入观察研究,我发现在江小白的内部,人人都是创新经理,任何人能够尝试将创意做成单品,早在三四年前,其内部组织就呈现出群态制,以群态兵团作战的方式抵御错失战略机遇期的风险。这种组织方式类似于戴森、玛氏等成功的消费品跨国公司,有了想法可以先做,做出来拿给亲友先品,做调整,再逐步扩大品鉴的圈层。

  2017年左右,崔彦团队在企业内部成立了“青梅研究院”,专攻中国青梅酒。

  青梅研究院成立之时,正是中国果酒市场爆发前夜。在小聚浅饮的场景下,90后很难选择白酒,更多是啤酒、调味酒和果酒等,在小馆子里消费者买不到酒吧里的调制甜酒,那么有没有一款酒喝起来负担不大、口味清爽又配中餐呢?某一些程度上,梅见的诞生可以视为这一消费场景下的空缺补充。

  同年4月《果酒通用技术方面的要求》出台,果酒摆脱了西方“葡萄酒标准”的束缚,填补了企业无果酒技术标准的短板,当代企业有了行之有效的参照物。

  行业的正规化,叠加大众的旺盛需求,果酒市场快速的提升。2018年,天猫及淘宝平台上的预调酒/果酒类目销售额同比增加154%,2019年则同比增长45%;2020年,天猫618大促期间,果酒品类增长率达120%,天猫55大促中,果酒增长超过400%。

  果酒这一品类在消费元年的迅速发展,也为梅见的起飞孕育了一个良好的背景环境。

  在进行市场调查与研究时,梅见研发团队发现市面上的梅子酒很多都是“小甜水”,团队想做一款极致口感的产品,这就决定了酒精度数不会做的很低度,最终也决定了梅见12度营造微醺的气氛。

  凡事成功在于细节。“好酒梅见”有“好久没见”之意,有趣的是“梅见”两字却来源于不同朝代的书法大家。其中“梅”是唐朝书法家陆柬之的字,“见”是宋朝书法家赵孟頫的字,既保留了国风审美,也体验出梅见独特的融合之感。

  梅见的定位不是商务宴请场景中那种拘束和端着,而是日常小聚小饮的恣意和烟火气。作为一款中式佐餐酒,梅见是从中国餐桌长出来的,“中国菜需要中国酒,中国菜搭配中国酒,毕竟已经搭了几千年了”。

  而梅见刚刚获评“天猫美食十大消费趋势引领者”,对于消费者来说,梅见也是解压疗愈的首选。

  在市场渠道方面,梅见已经走进了餐饮业每一个毛细血管。今天,你能够正常的看到在很多城市的大小餐厅里都摆着梅见,这是最好的品牌宣传,让我们消费者先看到、喝到,每一瓶酒回归到酒的本质,被用户真实消费。

  自此,梅见不论从定位、产地、设计还是场景和渠道,都有始终和用户走在一起。

  早在几年前,陶石泉就想打造一个用户驱动型公司,梅见只是江记酒庄十年基本功的成果,是整体架构中的一个优质品牌。就像雪碧,是可口可乐公司出品的,但是雪碧与可口可乐两个不同的产品也满足了更多人的选择。

  如陶石泉所说,2011年创业至今,江记酒庄用十年时间在清香型高粱酒、水果味高粱酒、青梅酒等细分赛道中艰苦地探索创新。一方面,组织内部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一直更新和流动。比如酒厂一直在引进外部高端酿酒人才,持续迭代酿酒能力和产品研制能力。

  另一方面,建立学习型组织,还敢不敢大胆否定自己,进而全力改善、改进,慢慢的变成了管理上的一个标准。

  在这个逻辑之下企业的产品研制不是流程化作业,更像小组制,高速推进。这个小组可以是一群人也可以是一个人,只要是自己最喜欢身边人喜欢的产品,都能够直接进行尝试。研发一款酒的周期也不等,有的可能7、8年,有的可能半年就能拿下。

  同时这种组织方式的好处是,每一款都坚守了江记酒庄的品质要求,将原料种植、工艺研发、酿造、贮藏、物流到销售,整个供应链都严格把控,以保证酒品出色稳定。

  这种制度下的企业显得更为灵活,目前,江记酒庄多品牌计划正在进行中,但也谨慎地推出每一款产品。产品库更是一个极其严酷的生存境地,梅见背后是无数个试错。

  一个好产品的诞生,离不开组织、协同、创新及趋势预判。手握梅见这一明星样本,下一步江记酒庄又会带给我们什么?

友情链接:

底部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