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卫星地图,在冀辽蒙交界之处,一弯深深的碧绿撑起一道京津生态屏障,这里就是平泉市。
平泉古称“八沟”,后因清康熙皇帝盛赞“平地涌泉”而得名。“辽河源头、契丹祖源、中国菌乡、神州炭都”四张名片,彰显着其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这里蕴育着“拱卫京师的一片绿色”。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60%,全国第七大水系——辽河从这里发源,是全国优质生态示范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这里积蓄着绿色发展的无尽动力。建有国内顶级规模的食用菌产业基地、冬茬黄瓜基地、园林工具基地、果壳活性炭生产基地和果仁加工贸易基地,是“中国食用菌之乡”“中国山杏之乡”“中国活性炭之乡”。
走进新时代,开创新未来。平泉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机遇,通过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以绿色理念为引领,以绿色产业为导向,激活良好的生态生产力,形成了“经济与生态齐飞,发展与环境共赢”的格局,绘就了一幅向绿而行的发展图景。
眼前的龙潭山林木茂密。黄土梁子林场场长迟明峰,用脚踢开林下十几厘米厚的薄土,褐色沉积岩就露了出来。“我们林场大部分都是这种石质山,以上世纪50年代的技术水平,造林之难可想而知。”迟明峰说。
1954年,黄土梁子林场建立,全场干部职员只有9人。林场负责7.5个公社、35个村的造林,辖区森林覆盖率仅0.6%。
“山是和尚头,雨多洪水流,有山无柴烧,用材更发愁。”不绿荒山誓不回,林场决心啃下硬骨头,目标就选在地质条件最差的龙潭山。
“上山一身汗,下山一身霜,吃的百家饭,住的饲养站。”9名汉子凭着一种使命至上的责任感,追逐着心中的绿色梦想。
60余年三代林场人奋斗不止,如今,黄土梁子林场林地面积达22万亩,森林覆盖率超71%。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的绿水青山。
立足京津冀水源涵养区发展定位,平泉持续开展国土绿化,创新实施了围山转、围田转、围水转、围川转、围矿转“五围”生态治理模式,全市宜林荒山全部实现绿化。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296.6万亩,森林蓄积量5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加快国土绿化的同时,平泉全力发展林业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南五十家子镇后甸子村后山,株株果树排成行、连成片。4年来,在村党支部书记李金山带领下,全体村民栽植果树2000亩、15.8万株,荒山变成“花果山”。
“不看人均看人人,我要带领村民实现‘人人收入超万元’,让荒山真正成为金山。”李金山信心满满。
冬春季节有大棚樱桃、葡萄,夏季有李子、桃,秋季有梨和苹果,一年四季瓜果飘香。经过持续扶持打造,平泉市经济林基地已达105万亩,其中67万亩是山杏。
山杏抗寒耐瘠,生态效益显著。近几年,平泉在浅山缓坡上新栽山杏25.2万亩,使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近14个百分点。
过去,山杏除杏仁能用来熬粥、腌咸菜外,别无他用。如今山杏却成为平泉人的“摇钱树”,更带起了循环经济产业链。
山杏不用人伺候,成熟后用竿子一敲打,百姓捡到篮子里就能卖钱。脱壳后,杏仁可制作杏仁露、杏瓣、干果,杏仁壳可用来制作活性炭。生产活性炭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可拿来发电,废渣则是最好的生物肥料。
这还不是终点。在杏林春晓承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300万元的超临界苦杏仁萃取生产线正在加紧建设,公司董事长霍剑军说,从杏仁中提取的苦杏仁苷、苦杏仁总黄酮、脂肪酸等产品,将用来制药和制作高端化妆品。项目建成后,每颗杏仁利用率达到95%。
凭借不断延长的产业链条,一株株山杏成就了一道生态、生产、生活“三生有杏”的独特景观。
“山顶绿树盖帽、山中果树缠腰、平地菌菜唱主调”。平泉在建设生态涵养功能区的同时,实现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化。
2017年,平泉市以“零漏评、零错退,群众认可度全省之首(97.71%)”的成绩,成为我省首批脱贫摘帽县之一。
如何真正让贫困户脱贫不返贫,平泉创新实施全民健康工程、全民素质工程、全民致富工程“三全工程”,让老百姓壮身板、富脑袋、鼓腰包。
52岁的南五十家子镇杨杖子村村民董尚武原是一名木匠,凭着好手艺月入5000元。2018年,董尚武颈椎病加重,压迫下肢神经致残,收入锐减大半。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脱贫攻坚的难点所在。”平泉市扶贫办主任鲁文学说,最高峰时,该市因病致贫、返贫比例高达47%。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该市实施全民健康工程,投资15亿元,慢慢地增加疾病预防的方法,改善基层医疗条件,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有效解决贫困群众“未病在哪里防”“小病去哪里看”和“大病费用从哪里出”等突出问题。
从2019年起,政府出资为45岁至64岁城镇和乡村居民无偿提供体检。截至目前,平泉已有10万城镇和乡村居民享受到免费体检,检出病例4.5万人次,提出住院、转诊、复查等医学建议7.6万人次。
小病治在“村前”。针对村医年龄高、少办公场所、普遍学历低的问题,该市选派100名适龄青年到承德护理职业学院免费参加乡村医生定向培养,为村级医疗补充“新鲜血液”;面向546名在岗乡村医生每年开展基本医疗知识培训;累计投资4.8亿元,实施乡镇卫生院改扩建、84个贫困村卫生室升级改造等项目。
治病钱送到“跟前”。在全额代缴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费用的基础上,平泉为4.2万名贫困人口和贫困边缘人口购买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超过500元的部分,按照60%的比例获得报销。
要富“口袋”,先富“脑袋”。为提升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平泉推出“志智双扶”,实施全民素质提升工程。以《新时代村民素质提升准则》为蓝本,逐步提升农村居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技能、文化修养等综合素养,为脱贫成果巩固提供精神和智力支撑。
最近,卧龙镇碾子沟村村民徐海峰忙得不可开交。他承包的4个大棚香菇长势喜人,已经收了四五茬,公司统一收购,销路根本不愁。
徐海峰一家5口,原本父母多病,主要经济来源仅仅依靠几亩薄田,生活过得很是艰难。
“致富没门路、投入没本钱、经营怕风险”,曾一度困扰贫困群众,对此,平泉市探索实施了“投入零成本、经营零风险、就业零距离”的“三零”产业精准扶贫模式。
以徐海峰为例,食用菌生产园区赊给他2万个菌棒,并无偿提供菌棚及配套设备,待获得稳定收益后再收回欠款。
“今年赚上10万块钱没问题。”在“三零”模式带动下,徐海峰走上了致富路。
2018年以来,全市累计整合各类资金2.9亿元,持续投向以食用菌为主,以设施菜、经果林等为辅的“一主多辅”特色产业。大力推进“户均2万袋菌”“一户一棚”“人均百株果”等致富子工程,使贫困户2项产业覆盖率达到100%。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逐步实现贫困户由“政府管”变成“产业管”,让贫困户人人有事做、户户有活干、生活更富裕。
平泉“七山一水二分田”,总面积3294平方公里,区域面积大、人口居住分散、经济相对落后。原有行政村291个,自然村1918个,最小的自然村仅有9口人。
2011年,平泉在全省率先启动中心村建设,推动农村人口集中、要素集约、配套集聚。通过把偏远山区的人口有序转移出来,集中力量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集中配备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并把腾退的土地用来发展产业,从根上化解制约城乡统筹的难题,实现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
桲椤树社区是我省最大的农村社区,曾经,33个自然村中有19个居住在深山沟里,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制约着发展。
借助县里推进中心村建设契机,桲椤树社区坚持园区社区一起建,产业围着社区转,帮助贫困户挪出了穷窝窝。
“多亏了易地扶贫搬迁好政策,133.5平方米楼房,我只花了12000元。”2017年,村民赵玉明脱掉泥鞋换拖鞋、拆掉土坯大炕住上了楼房。
为了让赵玉明们搬得出,能致富,社区建起了蔬菜产业园区和食用菌产业园区,让他们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稳定增收。
寄宿制小学、养老院、卫生所、中心公园、标准足球场……如今,桲椤树社区各种配套设施一点不比城市差,还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百家范例。
一个社区的变化,折射全市的变迁。截至目前,该市累计投入资金18亿多元,实施中心村新民居工程48个,共有3万多名居民从低矮的平房搬进具有田园特色、城市服务的居民小区。
该市按照以生产方式转变带动生活方式转变的思路,将项目和资金摆布在中心村。2012年以来,平泉106个投资千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就有79个摆布在中心村,建成农业产业园区16个,7300多户参与经营或入园打工实现增收。
早上6点30分,台头山镇裁缝沟村63岁的王金山,拎上两筐菜出家门抬脚便上了开往县城的公交车。2个小时后抵达县城,转手就卖了160多块钱。
“新公交车又安全又方便。”王金山说,以前菜吃不完就烂地里,现在到县城不但卖上了好价,还能到大超市买点高档日用品。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交通要先行。”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刘国权说,该市先后投入资金近2亿元,规划运营线台,率先在全省完成了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改革,形成城市公交、城乡公交、镇村公交三级联网、相互连通、无缝衔接,零距离换乘的快速公共交通网络。
城乡公交全部采用阶梯票价、分段计费,群众出行费用比原来平均降低50%。“村村通公交”,打通了农村人流、物流、信息流“最后一公里”,缩小城乡差距,提升百姓幸福感。
“生态是平泉的最大优势,也是平泉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平泉市市长曹佐金说,向绿而行,平泉正全力打造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全国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和京津冀世界城市群生态城市。(记者郭峰、李建成、尉迟国利)
电话:186-3866-9716 邮箱:603563544@qq.com 地址:河南省巩义市